我們在閱讀時

 

你在閱讀的時候看到了什麼?
是文字帶給你的衝擊?
還是圖片帶給你的感動?

大塊文化企畫部日前訪問到「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 陳夏民先生,來跟大家聊一下關於「閱讀」這件事情,他看到了什麼?

訪談錄如下:
1.
(大塊文化)
英文形容一個人沉浸在閱讀之中時,經常使用漂浮在河上的隱喻:英文會說我們被敘事「帶著走」(
carried along),就好像搭乘著一艘無槳的小船。對您而言,沉浸閱讀之中是怎樣的風景呢?

(陳夏民)
這個世界有時候太吵雜了,打開電視會看到名嘴吵架,去餐廳吃飯還是逃不過電視新聞的糾纏,永遠都有人用很誇張的腔調訴說一些與我們就算有關但聽久了也實在會疲憊無感的事。每當覺得外界把自己轟炸得太嚴重,我只要打開書本,就可以直接遁入文字的世界當中,讓那些喧鬧都變成逐漸
fade out而無關輕重的背景音。在閱讀中,我是一個探險家,雖然遠離了現實世界,卻在文字縫隙之間,找到更貼近真實世界的視角,把一些經常被忽略的細節,看得清清楚楚。當我從書本抬起頭,永遠比先前的那個自己,多了一些收穫。
2.
(大塊文化)
做為一位編輯與作者,能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對於這本書的心得嗎?

(陳夏民)
每當我們討論閱讀,總會有各自的想像,但真要說明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情,可能沒有幾個人能夠回答的出來。這一本編排奇特的書,讓讀者跟著作者的視覺邏輯,重新經歷文字在大腦中運作的各個層次,還引用了許多經典作品的橋段,讓我們一邊閱讀,一邊揭曉文字變成影像瞬間的神秘面紗。老實說,我讀這本書的速度非常慢,必須跟著書頁一步驟一步驟讀下去,但彷彿在書頁上看了一整集的
discovery頻道探究大腦功能的節目,讓我一邊嘖嘖稱奇,一邊覺得大腦咻咻咻運作超爽快。
3.
(大塊文化)
作者彼得.曼德森在書中不斷重申:「看到」與「知道」是兩回事。人稱會改變意義,但不會改變角度,不會改變我們看的方式。能為我們舉個例子說明嗎?

(陳夏民)
看到與知道的確是兩回事,在閱讀過程中所有的線性敘述,就算我們腦袋裡面完全吸收,都讀進去了,也可能發現其實完全不知道這段敘述在說啥。當然,就算都讀懂,我們也不一定能夠看到書的全貌,說不定一本以第一人稱自述的作品得讀到最後一頁才知道敘事者的性別,但不管小說是第幾人稱,我們閱讀時一樣是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或是全知觀點亂跳啊。一則作品雖然由作者寫完,卻在讀者閱讀之後才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彼得.曼德森在書中反覆提到閱讀其實是作者與讀者的共同創作,從這個地方或許就可以理解,閱讀過程中所有的安排,其實都是作者為了讓讀者參與其中也貢獻心力而埋下的巧思。

4.
(大塊文化)
曼德森提到:「方格之間的空白是漫畫的特徵。一條條的空白,不斷提醒著讀者漫畫家沒畫出來的東西,也讓人注意到創作者的框架能力。」文學作品中的框架也許不那麼明顯,但作者不同,呈現出來的框架也是截然不同。作為編輯的您都是如何幫助作者調整他們的框架呢?

(陳夏民)
海明威認為一篇作品中,所寫出來的僅是冰山一角,佔了整座冰山的八分之一,若這篇作品要有一座冰山的穩重,那隱藏於海平面下、未曾顯露的八分之七,就是關鍵了。這樣的寫法類似國畫的留白技巧,呈現出某種「侷限」卻反而製造出更多想像空間。於是,編輯過程中,我總是一邊探究作者「為什麼要這要寫」或是「怎麼這邊寫太多」,鼓勵刪去與留白(有時我也會建議作者留下某一些情感濃烈但可能被認定是瑕疵的段落,因為我深信完美作品容易無情),另一邊思考如何在忠於作品精神,也不喧賓奪主的狀況之下,找出(說不定連作者都不知道的)作品核心概念並加以詮釋。呼,這大概是編輯最費腦力的工作了。

5.
(大塊文化)
您會希望推薦這本書給什麼樣的讀者呢?

(陳夏民)
如果你喜歡閱讀文字,錯過這一本書,絕對是莫大的損失。當你理解文字如何進入大腦系統,引發一連串的化學變化,下一次閱讀時,你便能閱讀到更多的「細節」,並得到更多的樂趣,也不會輕而易舉地被別人的文字牽著鼻子走了。但我想這一本書對於創作者來說,應該是更加重要的存在。閱讀這一本書,幾乎等於上了一堂三學分的創作課程,不僅對於創作有實質上的幫助,更能協助你理清繆思、靈感與作品之間的微妙關係。


我們在閱讀時看到了什麼?》201509 大塊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