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d -

話說大約在2008年十二月中,bod在電影院裡面看到《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的預告片,之後沒多久,就開始有朋友向 bod 打聽:「我記得有一本小說,男主角出生的時候是七十歲的老人,倒著長回去的,是哪一本小說呀?」而且還不只一個人問。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的男女主角大牌雲集,導演是我素來喜愛的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拍過《異形3》、《火線追緝令》、《致命遊戲》、《鬥陣俱樂部》、《戰慄空間》、《索命黃道帶》),官方資料顯示電影改編自費滋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同名短篇小說。我知道朋友們的問題可能都是衝著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而來,但先前他們的印象應該不是來自寫過《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這個Gatsby不是日本賣美髮用品的那個Gatsby喔,他是賣禁酒的。啥?禁酒?就是二十世紀初期美國有禁酒令,bod 猜可能跟現在台灣的禁煙令類似。喔,臺灣還沒到禁煙,那個時候美國憲法規定是不能喝酒的。憲法耶!畢竟人家是偽善的清教徒國家呀,以宗教規範入憲實在也沒啥了不起。)的費滋傑羅,這篇作品在台灣近期好像都沒譯本,直到電影上映後才出現譯本。朋友們的印象應該都來自安德魯‧西恩‧格利爾(Andrew Sean Greer)的小說《愛情的謎底》(The Confessions of Max Tivoli)。

 

費滋傑羅的這個短篇小說〈班傑明‧巴頓奇案〉之所以最近在美國文壇再被提起,除了電影之外,在四、五年前就因為《愛情的謎底》而再度被討論。《愛情的謎底》在美國評價很好,而大力褒揚它的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也提到過費滋傑羅有一篇同樣設定的小說,才喚起大家遙遠的記憶。(其實沒看過就沒看過,喚起記憶是講好聽的。)不是類似故事,而是同樣設定喔,也不是同樣主題,不然文壇大老厄普代克也不會給他良好評價。厄普代克說:「《愛情的謎底》如此迷人,它芬芳而講究修飾的風格已臻至普魯斯特和納博可夫的華麗……跟普魯斯特一樣,他筆下的人生,本質上是一場既孤獨,且不停遠離當下的放逐,就好像炫人耳目但不斷游移的海市蜃樓,唯有善於操縱文字的高手方能瞬間捕捉它的風采。

 

太文謅謅了是吧?!好吧,意思就是說,這本小說很棒啦,可以媲美普魯斯特和納博可夫的作品。他同時也說,《愛情的謎底》是費滋傑羅在1922年一篇短篇小說〈班傑明‧巴頓奇遇〉的改寫,而在2002年亦有一位小說家蓋柏利歐‧布朗斯汀(Gariel Brownstein)寫過相同的故事,篇名為〈班傑明‧巴頓奇遇,3W公寓〉。所以這個設定並不能說明原創與否,相同點就是主角一出生就是老頭,逆著年輕回去。重要的是如何鋪陳故事,如何表達主題,主題跟設定沒那麼必然關係。

 

回到去年十二月,bod 看到預告片之後,我想,哇,怎麼回事,這預告片和《愛情的謎底》超像,我一開始是以為電影來自《愛情的謎底》。因為我沒看過〈班傑明‧巴頓奇遇〉,只找得到網路上的英文版,英文不好,所以沒耐心慢慢看,但也大略發現,好像不太一樣喔。

 

後來我就去查了,然後發現Andrew Sean Greer自己網頁上的聲明,他提到他寫這本小說在2004年出版以前,不知道費滋傑羅的這篇小說,他的靈感來自T.H. White所寫的梅林(Merlin)魔法師的故事和Bob Dylan的歌曲“My Back Pages”(收錄在1964年的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專輯裡),裡面歌詞寫道: “Ah、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Andrew Sean Greer自己也說,曾經電影公司和他聯繫過,後來雙方沒合作。

 

更妙的是,bod在尋找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時,在國外的某部落格關於這兩者的討論上連到一個廣播節目:Mitch Albom Show(點這裡可以聽到廣播。這位脫口秀的主持人,就是國際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再給我一天》的作者米奇‧艾爾邦。主持人說他覺得電影公司抄了《愛情的謎底》,因為看完電影他去找了費滋傑羅的小說來看,發現除了逆著長的設定一樣之外,諸如和女主角一生三次相逢,放在大時代的環境裡面等等設定,都是費滋傑羅沒有,但《愛情的謎底》有,而電影裡也有的。

 

 

 

他很激動地連線給Andrew Sean Greer討論這個事情,Andrew Sean Greer無奈地說,許多朋友跟他恭喜說他的小說被改成電影,他只好哀怨地跟朋友說「與我無關」。Mitch Albom非常激動,告訴聽眾他的結論是,如果看完電影想買書來看,請買《愛情的謎底》,買費滋傑羅的〈班傑明‧巴頓奇遇〉會嘔死,跟電影差太遠,而且而且如果Andrew Sean Greer要採取法律行動,他會支援他。

 

 

以上是 bod 艱辛地重複聽英文關鍵字得到的粗略印象,如果有理解錯誤,請告訴我呀。

 

 

然後時間飛快地過去,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上映啦,上映第一天的禮拜五晚上,bod就被朋友call了下班一起去看電影。電影很長,費滋傑羅很短。bod 自己的感覺是,電影和《愛情的謎底》的相似度可能只有10%20%,可是和〈班傑明‧巴頓奇遇〉的相似度只有1%。哈哈。不過只有10%20%的相似度,要告人家抄襲恐怕也難以成功。最大的差異是,《愛情的謎底》裡的主角Max超級擔心他會被人發現他逆著長,那大概會被抓去「特殊人類研究所」拆解研究,說不定會被改造成金剛狼,然後得去奧斯卡頒獎典禮又唱又跳又主持。但電影裡面的Benjamin卻大剌剌地談戀愛,蝦蜜攏勿驚,只擔心他女兒以後發現老爸越來越年輕所以落跑,對比其他更不可思議的狀況,他卻擔心這件事而當落跑老爸,果然是Curious Case

 

另外一件讓 bod 不滿的是,一個好好題材(不管改編誰的作品),有一個超有趣的角度的題材,卻被搞成保守無感無關痛癢的《阿甘正傳》,真是不值得呀。Andrew Sean Greer不要去和它沾上邊也許好一點,我也想打一下大衛‧芬奇的後腦杓,你之前的衝勁前衛到哪裡去了?美國影藝學院偏偏在一位導演拍最爛的電影上恭維他(雖然入圍多,得獎不多,可入圍也表示肯定了),奧斯卡是在譏諷電影人的爛莓獎嗎?2006年馬丁‧史科西斯大概也拍出他創作史上最爛的拷貝版《無間道》,結果也在奧斯卡入圍多項,史科西斯拍過那麼多好片《四海好傢伙》、《計程車司機》、《蠻牛》(不是「你累了嗎?」)、《基督的最後誘惑》、《純真年代》,全都沒得大獎,結果《神鬼無間》(The Departed)卻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這不是爛莓獎是什麼?

 

 

這次得罪人太多,快跑。(來酸~)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二○○九年三月十日,是西藏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五十週年。

 

coverImgXL1111FM057.jpg.jpeg 我們對於外國(人)的印象通常都很模糊,也許印象中,西藏的男生通常都遺傳沒長頭髮,永遠都穿著紅色或黃色的袍子。對於達賴喇嘛有點印象的人,大概以為全部的西藏人都是近視眼,戴個黑框眼鏡之類的。搞不好,有些人還不確定西藏有女生之類的生物。還好,大塊文化最近出版一本《天葬》(左圖),接續之前對於西藏議題的關心。(筆者竊自認為算得上長期關心該議題的出版社不多,大塊文化倒是其一)作者王力雄花了些功夫,寫了很多西藏的文化背景,多少釐清一些我們對於西藏的想像,例如:

 

「漢人常譏笑藏人一輩子不洗澡。那倒不假。即使生活相對比較講究的寺廟僧人,洗漱也極其簡單。曾在色拉寺習經十年的日本僧人多田等觀這樣描寫僧人洗臉:

 

先在嘴裡含一口水,然後用嘴裡吐出的水洗手,再抓一把石灰當肥皂。第二口水要吐在手心裡,再往臉上一抹,這樣洗上兩三次就算洗完了臉。因為沒有毛巾或手帕之類的東西,一般是用衣服下擺擦一下。

 

至於牧區老百姓,就更是不洗了。我原來也以為那是衛生習慣的問題,但是在牧區呆上幾天,連我自己也不洗了。藏北連七月的盛夏晚上都要烤火,寒冷使人根本不想碰水。何況皮膚洗得越乾淨越不禁風吹,開裂越多,反而是不洗可以留下天然保護層。因此我明白,不洗並非是不衛生,而是必要的生存方法。」在這有點苦難的日子,花點時間瞭解西藏也挺好的。  

 

不過,筆者也感嘆渾渾噩噩地念了幾年「歷史學系」,總是聽到有人在身旁說:「哇×!你是念歷史的呀!好厲害唷!我以前大學聯考時,歷史只拿二三十分耶……」但這些人對於「台灣地位未定論」卻又說得頭頭是道,甚至還可以搬出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合約的條文背誦給筆者聽……(這九成九九是電視政論節目的名嘴老師教的)感覺上,我們通常都需要透過政府辦理選舉,政治人物拿某個外國的人或物來開玩笑的時候,我們才「順道」學習該國的史地等資料,也才知道原來地球上還有個地方叫做「拉薩」之類的怪地方。講到這裡,筆者真的很想建議目前任教歷史課的老師們(也包含筆者所有親愛的同學們),請學學人家「全民大悶鍋」或其他政論節目的名嘴演員,好好把歷史演得有趣點,這樣學生才會好好讀歷史呀。(還好,筆者早點收山,不教歷史了,扯遠了點)

 

西藏問題一直是台灣想碰又不敢碰的政治議題。不巧,這幾年西藏都沒發生什麼大事,因此,我們的政治人物也沒機會拿西藏來開玩笑,漸漸地,我們也好像就要忘記西藏……君不見,今年的三月十日,剛好沒啥了不起的選舉,自然也沒啥特別的「活動」了──只剩靜坐、點蠟燭等等,筆者誠摯地希望當天的蠟燭能不小心倒個兩三根,起碼燒掉一塊桌巾等等的,這活動還能爭取到一絲絲的露臉機會。

 

無論是電視節目上或現場演講,筆者都見過達賴喇嘛,也聽過他的演講。對於他的印象是:儘管外頭落英繽紛,但總是帶著眼鏡,瞇瞇眼的微笑。就像是住在隔壁的老伯,看到他的微笑,有種親切、平靜的感覺;聽他說話,偶爾還是會很感動。(假如不是在念筆者怎麼不讀書,光愛玩的時候……)

 

記得一九九七年三月,筆者還在就讀輔仁大學時,達賴喇嘛訪台,並於二十三日蒞臨本校訪問。當時,筆者第一次感受到他的「神奇」:

 

當天的天氣雖然陰陰的,沒瞧見太陽公公出來打招呼,但起碼沒下雨。我們一聽達賴喇嘛本人要來學校,便立即簇擁至淨心堂附近想瞧瞧他的廬山真面目。(體諒筆者一下,南部小孩剛上台北沒多久,總還是會對「明星」這玩意兒抱持好奇心的)好不容易,等到他的專車出現,緩緩開至靜心堂前,下車進入禮堂。學生能進去聽講的名額不多,我們就待在外頭等他出來,想再看看明星一眼……就在他進去後沒一分鐘,天空開始下起雨來了。我們趕緊撐起傘來,靜待雨停。

 

忘了他大概講多久,等到將離開靜心堂前的一分鐘前,大雨竟然神奇地停了,收傘之餘,發現達賴喇嘛正要走出會堂,跟著現場的學生手掌合十,打個招呼後進入專車,順利離開輔大校園。這次的神奇體驗一直讓筆者印象深刻。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回憶起當時,寫下來做個紀念。

 

最後,還是念一句:達賴喇嘛是個很偉大的領袖,而西藏也是個特殊的地方,他們都值得我們長期的關心與協助。

 

我是Parsifal,在西藏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五十週年紀念日的前夕,非現場實況報導。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東西是每一家出版社都有的,例如很多的書、專屬LOGO、廁所:但是有一些東西可能就只有幾家出版社才有,甚至,台灣可能只有一家出版社才有。只是可能啦,我也不太確定。

 

到底是蝦咪碗糕呢?氣味。一種清爽、愉悅,讓你想用舌頭舔一下牙齒(都看過廣告吧)的那種氣味。

 

我換帖的在大塊文化吃頭路,他最近很神秘的告訴我,每次剛過吃飯時間,他都很喜歡去公司的WC晃一下,理由是整個人會很放鬆、很快樂。當他邊講邊一臉陶醉的時候,我忍不住問了「你都是那時候去大便喔?」結果當場被他海K了一頓(我要申訴~~文化人不該這麼暴力,咳咳)。

 

在我輕聲細語、超有禮貌的仔細詢問之下,真相終於一點一滴的顯露了 ---> 大塊的WC在吃飯時間剛過的時候常常要排隊,因為一堆人等著刷牙,此起彼落的刷刷聲,讓WC滿室生香,瀰漫著一股連五星級WC也不見得會有的,簡直就要把人帶到天堂的芬芳。

 

「蝦蜜?你們大塊的人牙齒都爛掉了,吃完飯非刷牙不可喔?」一講完我就知道自己錯了,他的拳頭還沒有揮過來,我就以此生最快的速度往門外跑,邊跑還邊聽到他用越來越遙遠的聲音大喊著:「是愛乾淨啦!愛乾淨!你這笨蛋………」

 

經歷了這個難忘的生命考驗之後,我有一個很深的領悟,A刷牙可能會讓B致命,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真的很奇妙。

 
543下台一鞠躬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二○○八年八月下旬台灣出現了一部叫做《海角七號》的電影。它描述幾個處在人生困境裡的小人物如何齊心完成一場表演盛事它用愛情與音樂為主要元素講述了一個關於如何打開自己、掌握機會、勇敢做決定的故事……

 

記得去年的九、十月間,筆者身邊的朋友一直在鼓吹去戲院欣賞這部電影,但一直沒動力去看。老實說,這電影光看名字「海角七號」,這是什麼意思?筆者在就讀大學的階段,筆者也常跑戲院看藝術電影,對於國片的支援也不少。不過,總覺得國片的姿態愈來愈高。

 

甚至有些片名還真不知該怎麼解釋;下次取片名的時候,可以麻煩親愛的導演們稍微問一下您的小孩,看得懂那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片名嗎,衷心感謝。此外,最重要的是:電影的長度最多兩小時,請留意不要讓片中的男主角發呆太久,內心戲超過三十秒的,筆者下次會在戲院舉黃牌警告;超過一分鐘的,筆者更會當場鳴槍示警,謝謝您的配合。不久之後,在這些「蓋高尚」的導演諄諄善誘之下,飛也似的,筆者對於「買票看國片」這件事徹底失去興趣。

 

所幸,敝公司的出版計畫給了筆者一個培養耐性的機會,郝先生特別出資讓公司同仁一塊兒欣賞《海角七號》一片,竟然讓筆者對於「國片」這玩意兒整個改觀了。沒想到,台灣的導演似乎聽懂人話了,不再單純傳講天堂的話語,願意拍一些我這活老百姓也看得懂的電影。

海角七號一coverImgXL1111MA073.jpg.jpeg 

《海角七號》電影導演魏德聖先生(左上圖左)在二○○九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會場上,特別撥冗與資深影評人聞天祥老師(左上圖右),一同針對「海角七號」這部電影與《海角七號和他們的故事》(右上圖)這本書,也花了點時間講解當初拍片的初衷。當天聚集相當多的讀者來聆聽(下圖),我想大概其中有超過一半的讀者曾經在戲院把《海角七號》首輪電影,當成在家看DVD影碟一樣──看了一遍又一遍。(建議電影行銷單位可以在戲院辦個日文信「背誦」比賽,筆者的媽媽雖然完全不懂日文,但應該也會想參加。)


海角二 在現場聽到魏德聖導演特別提到一件事,讓筆者感觸良多。他表示:「同樣花錢買一張電影票,假如看美國片,可以看到集合鉅資拍攝出來的影像與音效,讓觀眾享受完美的聲光效果;但是,國片呢?恐怕沒辦法。這樣怎麼能說服台灣的消費者願意花一樣的錢買票進電影院支援國片呢。」提到當初拍片時,因為花費過高,超過預算,投資者一直希望能說服魏德聖導演放棄拍攝片中日本船艦的鏡頭。不過,魏德聖導演不放棄原始的初衷:希望能讓台灣的觀眾看到值回票價的電影。因著這樣單純的堅持,今天我們看到了「海角七號」的成功。拍電影,可以很難,但也可以很簡單。謝謝魏德聖導演,讓筆者看到了台灣電影的未來。〔忍不住插撥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片段,秋香等三人同聲說:謝謝你,9527。(就在唐伯虎用蠟燭作鼓棒,木凳作鼓,來一段打擊樂之後……)〕同時,最重要的是,讓筆者沒事轉電視的時候,也有了除星爺以外的另一個選擇。

 

P.S.筆者在接觸魏導演時,發現他實在是性情中人。之前辦理《海角七號和他們的故事》新書發表會時,他在講述將電影場景化為書本圖片與文字的過程中,他哽咽了一下……每回講到書中場景,有時會有感性面的呈現。〔忍不住插撥電影《食神》片段,女記者說:沒想到大師也是性情中人。(替大師抹眼淚)〕

 

您好,我是大塊文化Parsifal,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bod -

大家好,我是bod,是這個大塊文化的絕對非官方部落格的非官方特派員之一(另外的之一與之一等他們自己出來介紹)。之所以會淪落到非官方的身份,實在是因為骨子底是搞笑藝人,在文青領域只能領張非官方的牌照,肉笑皮不笑地在這裡跟大家假裝有氣質地閒扯淡,望大家不棄嫌。

 

第十七屆的台北國際書展在今天開幕囉,今天是專業人士場,世貿一館的展場只開放給專業人士,bodA到一張工作證,混進去了,為大家來走馬看花亂報一通。

 

一早,書展開幕總統講完話之後,就帶著他的消費券在書展內血拼啦。之前看總統到處血拼花消費券,bod一直擔心總統太快把消費券花完,書展就沒得花了。幸好,他有留書展的叩答。還是他的消費券人家有多給他幾張?我想應該不會,大家都在幫他算他花掉幾張哪!就像今天在書展裡面,報紙老老實實都寫了他花掉兩張200元的消費券,真是鉅細靡遺呀。

 

偷來今天晚報上的表格,總統買了啥怎麼花錢都一清二楚: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READING/X3/4717437.shtml

 

馬總統到了大塊文化的展位,拿出了200元消費卷加上一些現金,購買幾米的暢銷新書《躲進世界的角落》。當媒體朋友問他為什麼買這本書時,馬總統回答:「現在台灣人沒有看幾米的,應該混不下去了吧!」

 

bod只能說,總統,有你的,真有眼光!這本《躲進世界的角落》當初可是讓bod看得虎目含淚,心靈彷彿被撫平哪。希望總統帶回去慢慢欣賞,撫平一下鎮日操勞到處趕場血拼拼經濟疲累的心靈。

 

 

揮別隨扈,不是,揮別總統,bod就趕緊到處去看各家的場子,幫各位回報。先來到主題館,突然讓bod很想吃月亮蝦餅,但傳說月亮蝦餅不是正統泰國菜,真的嗎?粉好吃捏。

 

 

 

在主題國泰國館旁邊的是「最美麗的書」主題展,書美,展場也美。

 

 

 

還有書展大獎的入圍書。

 

 

 

政府的出版單位都比民間出版社有錢喔,展位都佈置得很氣派。

 

 

 

連能武能文的國防部都來了,怎麼只看到車,書呢?這是書展耶:P

 

 

在國防部的車子旁邊,真的有一部充滿書香的車,不知道這部車和剛剛那部迷彩綠吉普車的關係,不過還真炫呀,讓大家知道,不是只有黑輪伯的黑輪車,咖啡王子的咖啡車,也是有書車的(雖然某些大書店裡面的送書推車也叫「書車」啦)。對於沒有直營門市的大塊來說,這應該是個不錯的服務鄉里的選擇,然後就輪流找同事開回自己的故鄉衝業績,沒到業績目標不能開回來………。

 

 

 

然後bod就跑去聽了行人文化實驗室,是的,沒錯,行人出版社正式改稱為行人文化實驗室,舉辦的「以書寫改變社會」座談會,如此恢弘的企圖,以及參與的幾位令我敬佩的作者和一定要買的書籍:《我們》(這本是印刻出版的,不是駱以軍寫的那本喔)、《跨國灰姑娘》、《塑膠鴉片》,現場聽得bod點頭連連。這場活動反應很好,bod在這裡碰到很多出版同業都跑來觀摩,真是厲害呀。

 

 

隨後bod就去拜訪行人文化實驗室的展位,行人的展位佈置一向都是同業羨慕與學習的對象。

 

 

 

遠遠地拍一下雄獅美術,真棒呀。

 

 

 

今年的遠見雜誌做得也很美,尤其左邊那面「未來的詩」特別吸引bod,得再找一天去細看究竟。

 

 

 

聯經是用棧板搭了一座閱讀客棧嗎?非常搶眼喔。

 

 

 

文學館(應該就是文學區啦,聚集文學性出版社的區塊)有一個主展,呈現鉛字印刷的風貌,還可以讓參觀者自己印一張自己的名片喔。Bod好喜歡鉛字的感覺喔,以前洪範出版的鉛字印刷的詩集,真是典雅優美到不行。在鉛字的年代,好像都沒人覺得鉛字印刷有啥美的,到現在都是電腦排版了,就開始覺得失去的美好,到底是真的美還是失去才變美,我也搞不清。

  

 

 

 

在鉛字區的旁邊,出現了每年都會在德國館做版畫印刷的德國先生,今年脫離德國館來和鉛字作伴,版畫和鉛字呀,真是哥倆好。

 

 

 

雖然台北國際書展設置電影館好幾年了,但今年好像規模更完整,片單日日都有,如果書展逛累了,也可以來這搭乘帳棚狀的電影館看場電影歇歇腿。

 

 

 

在亂逛拍照的路上,bod看到兩隻曼妙的阿福柔,趕緊拍給大家看。

 

 

 

第一天的書展,以歡迎晚宴做結。Bod不小心又弄到一張邀請卡,跟著混進去長見識,趕緊拍下平常逛書展不會逛到的給大家看。

 

(還有泰國偶戲表演,據說演的劇碼是「羅摩衍納」,bod也是聽說來的,最後會下台到場子裡和來賓玩喔。)

 

 

最後,當然要給大家介紹大塊館啦。這一個是網路與書館,在會場正中央,很好找,有巨幅的幾米畫作,是幾米最近的作品,沒收在任何作品集裡面的,他把創作十年以來的主要角色都畫在一張圖裡面了。

 

 

 

大塊文化館在郵局入口旁,趕緊來買買書馬上就可以宅配回家囉,輕鬆免負擔哪。

 

 

 

還有一個大辣館在世貿二館,bod今天來不及去拍,但大家要記得去逛喔。

 

今天好像沒搞到什麼笑,只是在當導遊,請大家見諒呀。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