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何時才要開始變勇敢?筆者最近一直被這樣的問題困擾著。

 

在教育部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是這樣解釋的:「有勇氣,敢於作為。」那「勇氣」又是什麼?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寫道:「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氣魄。」說真的,向來懦弱的筆者年紀也不小了,但自認似乎一直缺乏這樣的氣魄。換言之,這些年來,從沒好好認真學習過「勇敢」。

 

coverImgXL1111CA152.jpg.jpeg 日前,翻閱大塊文化出版的一本新書《十八歲的成年禮──窮學生的環島豐富之旅》(左圖),在自序的部分提到:「如果你想去嘗試任何事,要記得對自己有信心並對自己負責,還有坦誠的接受之後會發生的事,並且抱持樂觀正面的態度去應對每一件你遇見的事,要懂得知足與感恩,你就會發現,每一個時候的你都是快樂的。」看了這段文字,心中感觸著實良多:

 

首先,本人是一個超級沒自信心的人,三心二意,左右支絀更是筆者的強項。面對自己很在意的人或是很在意的事情,常會忽然呆立現場,腦袋一片空白,深怕說一句話,或做個動作就會終身後悔似的。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在唱片行裡,手裡拿著兩三張唱片,想半天。(有次,發現竟然自己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游移到底要不要買……結果還是放棄沒買。杵在猶豫不決的當下,有時還真想開槍,斃了自己)

 

再者,要提到坦然接受後果,筆者有個要命的毛病,就是做事沒清楚後果,而時常陷入「頭過身不過」的慘狀,等事情發生後,常後悔莫及。

 

第三,保持樂觀正面的態度。筆者由於沒有充足的信心,再加上常沒想清楚後果,漸漸地,對於事情的處理上,便難以樂觀看待。

 

最後,至於知足與感恩的心,通常存在於事後的自觀。這點筆者感覺上還是未必具備,由於筆者常常得意忘形或過於自我,對現狀總沒存著感謝的心,這點恐怕還是得要先行招認了。

 

從前沈君山校長曾以一句「做我所能,愛我所做」,提在書上勉勵筆者。當時年少輕狂的,也沒特別放在心上;現在看來,這的確是人生哲理。他還特別指出,年輕時期,『當時的總結是「做我所愛,愛我所做」。後來想想,改了一字,「做我所能,愛我所做」更適當些,雖一字之差,「能」和「愛」,是有距離的。』竊以為「所能」是經過深思熟慮,考量事後的結果;與「所愛」有明顯不同,這也是筆者所須學習的功課。

 

在閱讀《十八歲的成年禮》時,筆者常常驚訝於作者的直言與快意,邊閱讀邊思考,若是筆者處於當下的場景,會如何處理。自己能否「勇敢」追求夢想,是否具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勇氣」,面對下一個挑戰與試煉……我們都知道,人生無論做什麼都會有風險,但其實,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風險。這書是一名十八歲的女生旅行環島的實錄,同時也表現了她的人生觀;年紀並非焦點,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還具有追求夢想的勇氣與決心」,保持樂觀積極的心,迎向每個早晨。

 

 

『有時候,就只差這麼一歩,或差這麼一點勇氣,你就跨出去了你就完成了!可是大家卻在遇到陌生的情形時又退縮。沒有什麼事情是困難的,會說出這兩個字的人通常都是因為還沒有去準備、還不願意花心思去解決,所以當然覺得困難!與其讓自己總是杞人憂天,還不如直接去做,見招拆招,「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由是節錄此段書中文字,引以自勵。希望自己能有信心些,學習選擇自己所能的,也愛自己所選擇的,在負責之中,使自己永不後悔,不遺憾,也不羞愧。

 

我是Parsifal,目前正在跟小強賽跑,看看是誰先跑出房門。(同步轉播:「誰來救救我呀!有沒有人呀!來人呀……有小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cus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